某次整理电脑上的文件,我偶然瞥到一个以我名字命名的演示文稿,它让我再次想起我那第一次的答辩活动……
一声“叮咚”的清脆提示音打断了我做题时的混乱思绪,我拿起手机一看,原来是辅导员发的一条关于入党积极分子的答辩通知。也许是因为我缺乏参与类似的答辩活动的经验,也许是因为我正忙于复习线代课程上学到的知识,一看到这条消息,恐惧感和紧张感便向我涌来。我既要抽课后时间来琢磨上节课老师所讲到的复杂公式的推导过程,又要在短时间内来准备这对我来说前所未有过的答辩活动,繁杂的事情使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感。
为了更好地准备这次答辩,我在网上查找合适的演示文稿模板,查阅讲稿中所应当涉及的方面。在初步完成讲稿和演示文稿后,我一遍又一遍地进行“彩排”,字斟句酌地完善我的讲稿,细心地修改演示文稿上的排版。在对着镜子排练的时候,我想象自己站在同学们的面前,想象自己自如地进行答辩,甚至思考如何运动肢体动作来让自己更加放松。
然而,沉浸于演练的我尽管体会到了努力的乐趣,却仍然无法消除自己面对即将到来的答辩的恐惧感。短暂的休息空隙让我不由得思考:“精心准备了这么多次的模拟答辩,如果最后还是没被选上,那我的努力又是否存在价值和意义呢?”
我看向窗外,杜鹃鸟从树干上一跃而起,不一会儿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,我不知道这一次它的目的地是哪,只知道它“启程”了。这也正如林清玄所言,“人生的最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,而是在承担每一个过程”。我总不能因为害怕不如意的结果,因为担心努力被磨灭,就选择忽略过程中的“风景”吧?于是我对着热心来当“观众”的室友继续进行着答辩前的排练,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,尝试着和恐惧和解,尽情地享受着自己心路历程的变化。
回顾自己步入大学以来的一次又一次尝试,每一次都是自己努力地向外拓展、自我突破。我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进行自我介绍,第一次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,第一次和小伙伴一起上台表演。当面对种种的第一次活动时,似乎无论我在私下排练了多少次,在上场之前都还是会感到紧张和害怕。但当我尝试关注于过程,尝试接纳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紧张感,我逐渐地意识到,当我迈出挑战自我的第一步之后,我便不再恐惧于曾经不熟悉的领域了,我也总是能在上一次的经历中磨练出开启下一次的勇气和信心,在每一段经历中收获独属于自己的回忆。
人生路上的“恐惧”,大都来自所未知的结果。在成长道路上,有时我们会因为担心和焦虑未知的结果而停下脚步,害怕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应,害怕结果与自己所期待的相差过大,因此踟蹰不前,徘徊不定。但在每一次接纳自己恐惧的过程中,我们都能收获由紧张到释然的心灵蜕变,都能积累下一次面对恐惧时的勇气。都说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我想,“恐惧”也是。